歐美銀行紛紛接受政府注資, 形成"國有化銀行"與私營銀行競爭的局面. 歷史告訴我們, 國有企業以配合政府政策為依歸, 國有銀行批出貸款與否, 是以支持國家經濟為考慮因素, 而非看借貸人的還款能力, 國有銀行的管理和經營受政府, 政客以及納稅人的監測, 管理層以及員工的薪金和花紅均受到嚴格的控制. 試想像一下, 當員工為銀行賺一億跟賺一百萬得到的報酬都是一樣的, 結果是形成少做少錯, 不做不錯的文化. 國有銀行人才流失以及競爭下降是必然的事.
另外, 在英美政府抨擊接受政府資金的銀行, 有相當部分的資產, 貸款, 業務是在國外之後, 這些"國有銀行"被迫把具有盈利潛力的新興市場業務縮小規模或者放棄, 例如出售中資銀行的持股, 把好不容易才與中資銀行建立的戰略伙伴關係破壞了, 一些有潛力的合作項目中止了.
國際性銀行通常是母公司控制一系列的子公司在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業務. 目前歐美國有化銀行, 即控股公司, 在調配資源去國外分公司方面已經受限制或壓力, 於是國外分公司只能靠自己的業務提供現金流維持運作, 根本很難擴展生意, 長久下去只好縮小規模甚至撤出市場, 最終變成國家銀行而非國際銀行, 客戶流失是必然的事. 相反, 非國有化銀行則可以根據市場潛力去發展業務.
在各國政府推出史無前例的救市措施之後, 美國金融業有望於明年穩定下來, 然後於2011年復甦, 重回增長的軌道, 預期未來非國有化銀行會比國有化同業對手更靈活, 更具競爭力.
台灣yahoo: http://tw.myblog.yahoo.com/mr-market/
新浪Sina: http://graham_choi2003.mysinablog.com/
香港yahoo: http://hk.myblog.yahoo.com/mr-market/
下一站,牛津
2 年前
Thanks for sharing!
回覆刪除David Lee
除左工作效率外仲有一問題:雖然未必去到咁極端,但回想內地銀行上市前的尷尬情況似乎將重現於今日歐美:政府要"扶助中小企"逼銀行向唔係太有能力的投資者借錢,當然唔係話中小企一定唔掂,不過只要一兩成出事都死得!於是明知對方唔係太掂都要借出去,呆壞帳上升又只有向政府求救陷入循環...
回覆刪除絕唔係憑空想像,睇下內地銀行上市前盤數就知咩事。
回應若缺齋老人 : 熟悉美國銀行業的人就知道, 接受左政府注資的銀行現時已經後悔緊, 只係未有能力即時還錢無辦法. 唔少人才已經流失去對沖基金或非國有銀行.
回覆刪除Mr. Market,
回覆刪除It is right most case that private bank is more efficient than government owned bank. Have you considered if these private banks refuse government fund they will bankrupt immediately.
在大陸,國營企業可以是不賺錢但就排擠私營企業發展,所以以下的情形可能會出現;
回覆刪除1. 國有化銀行在歐美的市場份額增大(他們可以不賺錢來爭生意)
2. 雖然本國生意多了,但國有化銀行利潤沒有增長
3. 非國有化銀行被排擠出歐美已發展市場
4. 非國有化銀行在新興市場的發展只可以補救在歐美市場的損失
匯豐的前景就看在歐美市場的損失多還是在新興市場擴展得多。
其實現在美國好像還沒有銀行給國有化,只有英國部份的銀行給國有化了?當然,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也是不失為一個緩衝方法,總好過一次過讓他們倒閉,到時候就不得了。如果不國有化,又有什麼好方法去解決問題呢?
回覆刪除普通兄:如果政府將所有優先股轉成普通股(亦好可能實行),持股量已經有40%,當然注資究竟完左未亦係另一回事...
回覆刪除早幾日先恭喜一位在Citigroup做既「好朋友」就快變成公務員搞到幾乎畀人打! XD
可以好似盈富基金, 數年後將官資產打包出售, 還毒於民或大户.
回覆刪除其實一個只知掙取利益為最大依歸的企業,短綫是可行,長綫未必好事,平衡各方面的良心企業才更能持久,美國的投資銀行是最佳例子。而以報酬判定人才流失及做事取向,亦未免對人類太悲觀,我相信現行中國政府是可取的,當然後來者會否同樣可取,就得任憑天命。
回覆刪除TO 普通的投資者:
回覆刪除AIG就是給國有化的美國銀行了
1)不好意思,我不知道AIG是銀行來的。
回覆刪除2)若缺齋老人:即是美國的花旗已經給國有化了?你的朋友怎會給人打呢?因為花旗已經國有化,他已經成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