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9月 23, 2023

美國今年還加息嗎?

美國9月份不加息。我自己是認為今年不會再加息了。這輪美國加息潮基本上已經結束了,明年鐵定降息。不過,降息的時間會延後,降息的幅度會減少。看看鮑威爾講什麼:

鮑威爾稱,美聯儲的決策將基於數據和風險評估,美聯儲將會小心行事,官員們希望小心,不要草率得出任何結論。關於今年最後兩次議息會議,鮑威爾表示,美聯儲在這兩次會議上做出的決策將取決於全部數據的綜合情況。

鮑威爾重申,隨着利率水平接近適當的政策立場,風險變得更加雙向化,過度緊縮和過度寬鬆的風險變得更加平衡。

其實鮑威爾對今年餘下時間利率的指引是中性的,沒有傾向一定要加息。另外,鮑威爾提到,目前實際利率是“有實質意義的正值”, 而當前通漲是下降中,意味即使不再加息,實際利率是在上升中。目前美國10年國債息率4.433%,已經高於核心CPI(4.3%)。

美國Zillow租金指數的同比增速已從2022年2月最高16.2%降至8月的3.25%. 美國住房成本是整體通脹的重要組成部分,佔核心CPI的40%以上.而CPI中的住房通脹在反映租金的變化時存在滯後效應.




星期六, 9月 02, 2023

內房房地產利好政策超預期

連最嚴控的北上廣深全部執行認房不認貸了,意味全國性放鬆了。

加上全國統一執行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於20%,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於30%。是激活需求端的大招,超預期了。

我解釋一下為什麼這次的招數有用。

如果大家有留意最近幾個月內地的新房銷售數據,會發現6月下跌3成5左右,7月下跌3成8左右,8月下跌3成7左右,都是毫無起色的。而且自6月份開始出現一個現象,跟5月份以前不同,以前是民企賣得不好,但國企賣得好。但近幾個月是大面積賣得不好,而且是連國企的房子都賣得不好。

原因是之前政策放鬆的都是一些沒購房需求的城市,就算放鬆了也沒人買房。目前有購房需求主要集中在少數高能級城市,但這些城市是嚴控的,包括認房又認貸,很高的首付比較,尤其是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基本上是有需求但沒資格或沒能力買。這次的放鬆招數,就是把這些需求釋放出來。所以我認為這次的招數有用。

什麼房企受惠呢?當然是土地儲備主要在高能級城市的國企最受惠,比如越秀,綠城這些。但是有一點,無論什麼招數,絕大部分的民企內房還是沒救,還是要死,受惠的主要是國企。


星期六, 8月 19, 2023

政策疲勞

 我一直都很重視中國10年國債收益率這個數據,因為它是恆生指數的領先指標. 

目前中國10年國債收益率跌至2.579%,並且一度跌至2.56%. 2.56%是什麼概念? 是回到2022年9月份的水平,甚至還輕微低一點. 大家記得隨後在10月底恆生指數便跌到14687點. 

目前中國10年國債收益率又跌到去年9月底的水平, 恆生指數會不會再次探底,跌到1萬4千多點, 我不知道. 但回顧歷史, 2022年10月份為什麼市場那麼悲觀呢? 是因為防疫疲勞,不知何時解封,大家記得當時舉白紙事件越演越烈. 

現在市場為什麼又悲觀了呢? 因為明明看到經濟越來越差, 我之前總結了一些7月份的經濟數據,差是有目共睹, 但市場期待的救市政策卻一直都是打咀炮, 咀炮政策不停出, 現在市場出現政策疲勞,也就是開始對這種口惠而實不至的政策沒反應.  

防疫疲勞,可以用解封來解決. 但政策疲勞則必須靠強有力的實招來解決, 因為經濟真的不行,光打咀炮是沒用的.







星期六, 8月 12, 2023

收息最實在

 2021年美國國債yield curve 向上, 2022年加息.


現在美國國債yield curve 向下, 2024年美國鐵定降息.


收息股有望財息兼收.





星期二, 8月 08, 2023

美國國債息率曲線的啟示

我一直都很相信美國國債息率曲線的啟示作用.

因此,現在是收集收息股等待美國降息的好時機.



 


星期五, 7月 28, 2023

保險股受惠政策在幾方面

 保險股受惠政策在幾方面:

1)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保險公司股權投資佔總投資資產在2成上下(新華保險高達25.6%, 佔比最高), 受惠股市上漲,因此, 保險股貝有beta屬性.

2)政治局會議指出要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 保險公司也受惠政策救地產. 中國平安持有5.37%碧桂園, 13.42%中國金茂, 等等.

3)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 有助於緩解市場對險企相關債權投資質量的擔憂情緒.

星期四, 7月 27, 2023

現在兩個方向

第一,進攻靠保險股,希望內地經濟復蘇推動股市上漲,內險股能有beta。

第二,防守靠收息股,主要一些股息率有6%以上,而且近3年股價回報率是正數的,以確保股息率不是因為股價下跌,而是因為公司本身的派息能力。


因此, 目前是保險股+收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