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於6月7日宣佈減息, 為3年半以來的首次, 也標誌內地開始進入減息週期, 不足一個月人行再度於7月5日晚宣佈減息,
內地銀行股和保險股面對減息股價表現各異, 內險股龍頭中國人壽由首次減息至執筆之時股價上升24.6%, 內銀股龍頭工行股價則下跌4.9%, 同期恆生指數上升6%,
由股價表現已經反映市場表達減息對內險和內銀影響的看法.
其實減息對內險股的影響有正面也有負面. 首先,
減息令到保單收益率與銀行定期存款的差異收窄, 有利提升保險產品的競爭力. 以平保銀保萬能險產品為例, 2011年1月的結算利率為4%, 目前仍然是4%,
2011年1月內地5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為4.55%, 到了2011年7月已經加至5.5%, 保險產品收益率遠低於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近年銷售不景氣的原因之一.
隨著人行2次減息, 目前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經降至4.75%,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相繼走低, 保險產品的吸引力有望提升而舒緩銷售壓力. 事實上,
保險產品隨了提供保底加分紅的收益之外, 還有銀行理財產品沒有包含的保險保障, 例如疾病死亡意外傷害等.
如果大家回望2011年內險股的業績,
會發現一些共通點, 就是受到股債相煞拖累, 交易類股權型組合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導致當期利潤大幅倒退,
可供出售證券組合錄得巨額浮虧則導致內險企業的資產淨值和償付能力充足率顯著下降. 減息發出政策放鬆的訊號, 對國內A股市場有正面提振作用,
股市上升拉動內險企業股權類組合的資產價值上升, 此外, 減息導致債券組合的公允價值上升, 兩者都有利內險公司改善浮虧, 降低資產減值風險,
提升整體資產淨值以致內含價值, 和償付能力.
不過, 減息會降低新增保費以及到期再投資保險資產的收益率,
導致主要計算債券利息收入的淨投資收益率下降, 但保費收入增長可望以量補價抵銷部分負面影響. 此外, 減息導致準備金評估利率下降,
保險公司因而要增加計提責任準備金, 對當期損益表有負面影響. 減息也導致精算假設投資回報率下降, 對內險股的有效業務價值有不利影響.
總括來講,
短期來看減息對內險股的正面影響超過負面, 當中, 由於中國人壽可供出售證券佔比最高, 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也最高, 利率下降對淨資產的提升應該得益最大.
平保由於以大型城市的高端客戶為主, 對通脹率, 利率, 投資市場表現, 以及理財產品對保險產品的替代效應等等的敏感度較大, 因此,
預期平保的保費收入反彈力量較同業強. 新華保險於2011年受到銀行理財產品的衝擊退保率為同業之冠,
因此市場對理財產品降溫令到退保壓力逐步緩和對新華保險的正面影響最顯著.
台灣yahoo: http://tw.myblog.yahoo.com/mr-market/
新浪Sina: http://graham_choi2003.mysinablog.com/
香港yahoo: http://hk.myblog.yahoo.com/mr-market/
建行爆史上最勁爛賬
回覆刪除貸款破產民企30億 多名高層停職
【本報訊】內地銀行壞賬停不了!浙江省湧現爆煲潮,多家內銀捲入爛賬風險。據財新網揭露,建行(939)向已破產的浙江中江集團貸款金額高達30億(人民幣.下同),成為該行史上最大風險事故,多名高層涉及違規被停職。行內人士表示,事件顯示內銀風險管理失控,內銀股便宜勿貪。 記者:黃尹華
建行發言人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目前不宜評論。據報道,浙江民企中江集團因投資地產、酒店失利,資金鏈斷裂,目前正進行破產重組,創辦人俞中江已被警方控制。初步統計,中江債務規模80億元,其中建行佔30億,中行(3988)和工行(1398)亦分別佔10億及1.5億元。建行股價昨跌0.2%,報5.08元,創今年新低,中行和工行則分別升0.7%和跌0.24%。
疑涉及大規模造假
內地傳媒報道,俞中江原是的士司機,靠做香料香精業務起家,08年進軍房地產業務,從而泥足深陷,2010年開始資金緊絀,靠借高利貸維持,根本無能力償還債務。
但離奇的是,儘管俞中江爆煲跡象明顯,但建行對中江的貸款不減反增,貸款餘額由2010年年底約10億元大增至30億元。有建行內部人士透露,俞中江採用多種手段造假騙貸,包括私刻建行公章、用假房產證抵押及重複抵押等。由於共有三家建行支行向中江發放貸款,如此大規模造假,如無銀行內部員工「打籠通」,實難想像。財新網指出,目前建行浙江分行行長及兩名支行行長已被停職,另有四、五十名員工涉案。
過往內銀皆有未能收回民企貸款事件,但論規模及涉案金額,今次中江30億元壞賬風險,肯定是建行以至內銀史上單一最大爛賬。
風險管理機制失控
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表示,事件顯示內銀風險管理機制失控,監督機制虛有其表。他指以往內銀貸款對象以國企為主,如有壞賬「阿爺會睇數」,但民企出事則「連渣都冇」。中央要求內銀加大對民企貸款,不法份子更有誘因和銀行員工勾結貪污舞弊,令內銀面臨更大風險。
近年內銀不良貸款比率持續下降,但其真實性一向令市場質疑。早前中銀監命令內銀自查貸款質素,已揭露問題重重,包括借新還舊、以貸還貸及報表報告失真等。浙江省銀監局早前發表報告指,浙江局部地區受產業空心化和資本虛擬化趨勢影響,民間借貸風險正向銀行體系蔓延,恐怕類似事件將陸續有來。
前景高危
回覆刪除雙重夾擊 銀行股重傷
人行連番減息,已令內銀息差受壓。銀行作為「百業之母」,在內地經濟下行情況下,貸款需求疲弱,不良貸款風險亦激增,內銀勢將傷上加傷。
不良貸款連彈兩季
事實上,內銀今年首季業績並非反映壞賬風險,除民行(1988)及招行(3968),其餘七行之不良貸款比率均較去年底下跌。四大行中,以農行(1288)跌幅最大,按年降0.11個百分點。值得一提是,該行截至去年底止,其貸款減值撥備按年增幅冠絕九行,年內狂飆36%至2298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他內銀之貸款減值撥備,按年亦全線上升17%至36%不等。
何謂貸款減值撥備?這是指銀行騰出部份資金,準備將來用以抵銷不良貸款;因此撥備越多,意味銀行對前景越加謹慎。首季不良貸款比率雖轉好,惟內地經濟轉差,「走數」陸續有來,不良資產增加在所難免。
中銀監數據顯示,今年首季,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較去年底上升至4382億元,連續兩季反彈。
中銀監早前更命令五大內銀自查貸款質素,市場將此舉解讀為當局對內銀信貸風險憂慮增加,不良貸款情況或比已知情況更嚴重。
建行30億貸款恐成壞帳
回覆刪除浙民企倒閉潮現後遺症
2012年7月11日
【明報專訊】去年9月、10月份浙江溫州爆發民企老闆走佬潮至今,「民企爆煲」問題逐漸淡出視線,然而,日前有內地媒體爆出,浙江中江控股有限公司已被當局申請清盤,其50億(人民幣.下同)銀行貸款中,有30億在建行(0939),恐成壞帳。建行發言人表示,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分析認為,中江案只是冰山一角,隨內地經濟增長明顯放緩,企業盈利進一步下滑,內銀今年壞帳率或升。
中江控股位於杭州市下屬的建德市下涯鎮江灣村,據財新網報道,初步統計顯示「中江系」債務規模近80億元,其中銀行貸款約50億元,浙江建行佔了30億,浙江中行佔10億,浙江工行則有1.5億,此外,上海至少兩家商業銀行牽涉其中,其中一家是花旗,貸款餘額數千萬元。
浙江中行佔10億 工行有1.5億
建行昨天回應本報查詢時僅表示,事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式。接近浙江工行的消息人士則向本報證實,工行是對中江集團的關聯企業作出貸款,而非集團本身,貸款規模大約在1.5億元左右,不過貸款有抵押擔保,相信風險敞口不大。
中江控股自詡為「集投資、科技、製造、貿易、旅遊、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元化控股集團」,消息人士則形容,「他們後來都在搞房地產,也不好好幹實業了」。據報道,至2010年底,建行對中江的貸款餘額達10億元,到2011年,公司資不抵債已被銀行業察覺,但建行對其貸款反而擴大一倍以上。
建行向瀕臨破產的企業貸款30億元,可謂是上市以來最大的貸款風險,雖然對整個銀行的盈利未必帶來衝擊,但問題嚴重性在於,在實體經濟愈發陷困的內地,中江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翻查建行財報,該行2011年淨利潤1694.39億,不良貸款709.15億,不良貸款率為1.09%。
財新網此前引述浙江銀監會高層人士表示,去年8月溫家寶考察溫州時,當地銀行業壞帳率僅0.37%,如今已升至接近2%。截至今年4月,除了政策性銀行,浙江商業銀行壞帳額和壞帳率全面上升,建行浙江分行的不良率已驟升至2%。
分析﹕內銀今年壞帳將攀升
事實上,5月、6月內地經濟數據依舊不振,反應出企業慘淡經營,浙江現象極有可能蔓延至東部或全國,市場對內銀壞帳擔憂再起。有美資行分析師預計,內銀今年的壞帳將隨經濟下滑等因素繼續攀升,第一波壞帳潮將在中小企業、出口製造企業中爆發,惟內銀目前壞帳率平均1%左右,年底前還不至升至2%。
明報記者 張聞文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first/20120716/16516570
回覆刪除滙控洗黑錢越揭越臭
前員工指高層放生
【本報訊】滙控(005)出席美國聽證會前夕,涉及洗黑錢問題越揭越多。外電引述滙控前員工及為該行承辦問題資金調查的公司爆料指,有管理層為求賺錢,只顧盡快處理交易文件,完全漠視可能涉及洗黑錢的風險,不少可疑資金轉移不獲跟進,事件更可能涉及香港滙豐戶口。記者:董曉沂
滙控行政總裁歐智華早前發給員工的電郵中表示,2004至2010年間不少「反洗黑錢」有做得不足之處,會為此解決問題。惟路透社一段報道卻揭露,有關問題於2010年後仍繼續發生。對於該段報道,滙控發言人拒絕作出評論。
報道引述一名叫 Everett Stern的美國前僱員爆料指,前年10月至去年11月他在美國特拉華州滙豐工作時,見到不少反洗黑錢不力的事例,當中涉及管理層對可疑資金不願處理的情況,他直言滙控早已就違反「反洗黑錢」條例埋下「地雷」。
Stern表示,當時他年僅26歲,負責調查可疑資金活動,短短數月已被公司視為「中東業務專家」。他對此直言,自己對中東業務以至洗黑錢問題完全不在行。他透露,集團對於可疑資金的調查並不嚴格,無論任何人提出有可疑交易,所有交易基本上都會獲批。
威脅開除員工
短短一年間, Stern多次發現可疑資金經由滙控處理,惟多次向上司滙報都不獲處理。其中一次, Stern發現有中東相關資金,與伊斯蘭恐怖主義組織黎巴嫩真主黨及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扯上關係,惟負責審批資金的同事,似乎未有注意到這些是恐怖主義組織,故他即時以電郵上報予兩位上司,並要求展開調查。然而其中一位上司竟當面指摘他,更威脅稱「應立刻將你開除」。
Stern憶述該上司解釋稱,哈馬斯並非恐怖組織,倘政府發現該封電郵,公司隨時會被迫關閉。 Stern說,當時整個部門工作是盡快將所有問題資金調查結束。
除滙控員工外,滙控亦將反洗黑錢監管事宜外判予其他公司負責。路透社引述數個曾為滙控承辦資金監控及調查的公司表示,滙控在處理可疑資金上純粹「做樣( cosmetic)」,每當發現可疑資金而交易對手未能提交資料,調查都只會被叫停,銀行並會繼續處理可疑資金的轉移。有承辦商直言,滙控管理層對可疑資金的處理及調查「重量不重質」,當中相信涉及不少問題資金,估計政府部門並不知情。
或涉及港滙豐
雖然滙控主要在美國被調查,惟事件隨時涉及香港滙豐。報道引述一承辦商稱,曾發現一日內有13個團體將總數130萬美元資金存入滙豐一個香港戶口內。為此他向其統籌調查的德勤提出,要求香港滙豐提交客戶資料以作跟進調查,惟卻被告知滙豐有相關人員會處理事件,因而從未得到任何資料,並被迫終止調查。而諷刺的是,該承辦商最後被解聘,理由是未能處理足夠的警示。報道指出,德勤會以處理個案緩慢為由炒掉承辦商。
Jw Yan
回覆刪除月月供匯豐既股民,睇清楚呢間係咩公司呀。。。。。!
Henry Wong
滙豐自香港回歸後越变越衰,越变越邪.
Maurice Yiu
致HSBC香港管理層: 請不要讓我們以服務HSBC為榮嘅員工蒙羞!
內銀爆爛帳驚魂 未宜撈底
回覆刪除2012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市場關注內地今季經濟將持續放緩,作為「百業之母」內銀股成眾矢之的,上周負面消息「一籮籮」,內銀全周累跌5.8%,遠遠跑輸同期大市3.6%跌幅,除因人行不足一個月內再度減息,蠶食行業淨息差外,一向被譽為行業最「優質」的建行(0939)被爆出「驚天爛帳」,涉向已破產浙江中江集團貸款30億元人民幣,令市場擔心此事件僅屬冰山一角,「爛帳驚魂」勢令市場擔心內銀資產質素惡化,估值受壓,未宜撈底。
反映風險管理存問題
爛帳驚魂令內銀股上周撻到「一仆一碌」,建行全周大跌7.2%,僅次於招行(3968)約7.9%跌幅,成內銀股中累計第二大跌幅的股份,雖行業現價僅預測今年市帳率0.92倍,但在多重利淡下估值或會愈來愈平。
雖然建行涉及中江貸款金額僅30億元人民幣,佔建行今年預測盈利1.6%,但值得關注是此次「爆煲」事件其實屬於內地民企的縮影,同時顯示出內銀股的風險管理問題。
人行一個月內兩度「不對稱」減息,勢令內銀股的淨息差收窄,將成行業最大隱憂。市場料最近一次減息,將令行業淨息差收窄0.02厘,拖低今明兩年年純利下跌各1至2%,預料短期貸款業務佔比最高的中小型銀行所受影響會較大,難怪中小型銀行今年來跌幅最大,招行及信行(0998)年內已各累跌16.2%及14.8%,跌幅高於行業平均跌幅11.8%。
淨息差收窄 中小銀行影響深
內地上半年新增貸款共計增長4.8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達全年目標8萬億目標逾一半,但6月中長期貸款佔比再次回落,短期貸款高企,令市場擔心融資非來自長期投資需求,經濟仍面臨去槓桿,在平衡放貸的風險考慮下「有水不敢放」,內銀股下半年的信貸定價能力或會削弱。
第2季經濟增長放緩至7.6%,或令內銀資產質量壓力上升,較高撥備或會反映在內銀股的中期業績之上,不排除內銀股於中期業績前仍有進一步的沽壓。
中小型銀行今年來跌幅最大,招行及信行(0998)年內已各累跌16.2%及14.8%,跌幅高於行業平均跌幅11.8%。
回覆刪除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13/16509301
回覆刪除一眾內銀股 已千瘡百孔
工行兩個月累跌23%
...早幾日爆出浙江中江控股系內公司破產案,高達80億元的負債,建行(939)便佔了30億元,中行(3988)佔了10億元已算小數目。何以建行可以容許對單一公司貸款多達30億元,要問問高層至知,假如做足盡職審查,斷不會涉及如此重大風險。
到了這個地步,不妨回憶今年4月內地「最牛基金經理」王亞偉說內地銀行盈利脫離現實,被中證監主席郭樹清怒罵:「你不太懂銀行業。」這事件是廣為人知的。由4月底至今,建行勁跌22%,工行(1398)下跌23%,農行(1288)跌19%,
瘋狂的跌市讓人多疑起來。一下是張大朋blog的節選:“我有時在想中國的投資者不斷沽A股,是否他們比我們更清楚GDP並不如官方公佈的好 (官方報大數),是不是他們比我們清楚,銀行的情形不如銀行公佈的業績那麼好?以前不敢這樣想,如果相信這一看法,對整個A股都要重估,政府跟大銀行會有意報大數嗎?!投資在港股 (H股) 和A股更應小心。”不知道先生對此有何見解。
回覆刪除